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 为老年再就业多添一份保障
- 工人日报
- 2022-11-12 18:09
【民声】为老年再就业多添一份保障
近日,中国老年协会上线了中国老年人才网,“老年再就业”这一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老年人之所以选择再就业,其实原因有二,一个是出于外部压力,是被动的,需要通过再就业赚取报酬补贴家用,另一个则是出于自身动力,是主动的,希望通过再就业展现自己的价值或实现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龄人就业也由此分成了两个群体。其一是缺少较高技能水平,长期从事传统劳动或服务的人,例如保安、保洁、家政服务、建筑装修、护理等人员。他们由于自身技能缺失,或者原有技能与社会发展脱节,加之缺少足额的养老保险或养老资产储备,通过再就业来缓解收入较低这一情况。第二类群体则相反,是技术水平较高的群体,拥有一技之长或专业经验,例如教师、医生、科研工作者、高级技能工人等。企业愿意高薪来聘请这些退休人员,而他们也希望利用所余时光,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更多价值。
正因如此,第一类群体再就业时,往往从事劳动报酬比较低、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劳动保障比较低的工作或岗位,而第二类群体的报酬则相对较高。如何通过提升相关社会保障待遇,健全相关劳动保障机制,在逐步提高第一类群体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大对其劳动保护力度,减轻劳动强度,让他们的老年再就业多一份保障,值得思考。
事实上,即便第二类群体再就业,获得的报酬较多,但也同样面临劳动保障问题,这些问题甚至是两类群体的共性问题。因为,他们属于已退休人员,其劳动关系相较于在职职工更加复杂。很多细节在相关保障机制中处于空白或者模糊状态,比如税金如何缴纳和扣抵,是否可以按工资所得而非扣税比例更高的劳务所得征税,比如裁员如何补偿,是否能适用于“N+1”等等,这就需要有关方面从立法层面出发,为他们多添一层保障。
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出于外部压力,被动的、高强度的“老年再就业”,其实是令人感到心酸的。在提升老年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应从宏观层面出发,完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技能培训体系。避免当下的青年和中年劳动者,陷入“低技能—低收入—低投资—低技能”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也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在职年龄的劳动者能够有条件去积累可保值增值的资产以应对老年所需。
而从个体层面来讲,每一个职工个体,都应该树立以技能立身、以匠心筑梦的价值观念,在本职岗位中规划职业、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如果到了退休年龄,在有足以应对老年生活的物质储备基础上,自身技能依然对社会有价值,能够在老有所为中实现老有所乐,那么,既是老年人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
郑永强
免责: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岭南网原创或编译,转载注明“来源:岭南网”和文章作者,岭南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标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文章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岭南网立场。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声明:阁下应知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仅供参考,不能做为投资或行为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文章
资讯
- 4天前
胡某宇家属代理律师:在等待尸检报告和录音笔鉴定结论
- 4天前
“00”后森林消防双胞胎兄弟和他们的春节
- 7天前
李小杰:让设计展现艺术之美
- 3周前
几何G6/M6南区上市!最高620公里续航无忧,新智王者驭电而来!
- 3周前
海鸥飞行汽车:有望推动未来城市空中交通产业的发展
- 4周前
第六届华语戏剧盛典榜单揭晓
- 4周前
黄埔消费券收官,京东助力发放超1600万黄埔消费券,城市幸福烟火气回归!
- 4周前
盘点2022|疫情中数学家杨必成教授收获成果篇
- 1个月前
董瑞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 2022-12-27
产业元宇宙,城市新未来 ——第二十一届互联互通合作者大会将在深圳盛大举办
- 2022-12-26
千亿国企华发全面接管惠州铂钻花园,神速复产!
- 2022-12-22
全州大西江镇:全民防毒促和谐 合力禁毒保安定
- 2022-12-15
长者评估师,为长者健康加分,爱与责任一样都不能少
- 2022-12-15
央视体育直播 中国手球超级联赛江门站即将打响
- 2022-11-30
专家学者围绕长江黄河数据专网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言献策
原创
荐读
-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
-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10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 (一)盼望着、奋斗着、创造着,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