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通信筑梦 | “移” 路护航实践团以通信技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 “百千万工程” 战略部署,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通信产业学院 “移” 路护航实践团在7月走进中山市东凤镇东海社区和西罟步村,凭借专业知识与服务热情,用行动书写了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青春赞歌。
7 月 11 日,实践团来到正值举办 “双龙” 文化节的西罟步村。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信息通信专业优势,使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全景拍摄,实时监控活动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并合理安排疏导。不仅全程保障 “果王争霸赛” 的顺利开展,协助评选出优质石硖龙眼;而且运用新媒体技术——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式直播“果王争霸赛”的热烈场面,展现龙眼产品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农产品品牌推广注入新动能,让 “双龙” 文化节的喜庆氛围通过云端传递得更远。
文化节的热闹余韵尚未散去,实践团又马不停蹄地将助农行动向纵深推进。他们针对龙眼种植户的迫切需求,创新开展 “数字赋能·AI 助农” 培训,手把手教授种植户使用 “识农小程序” 诊断病虫害,用科技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真正把智慧助农写在了西罟步村的田间地头。
“一老一小” 始终是社区服务的牵挂。实践团于 7 月 15 日转战东海社区,开展 “智慧助老” 暖心服务。针对老年人面临的 “数字鸿沟” 问题,团队精心设计了 “智能手机课堂 — AI 探秘 — 反诈盾牌” 三位一体服务模式。通过 “1对1帮扶+情景模拟” 等形式,让银发族们不仅学会了使用智能设备,更亲身体验了 AI 克隆等前沿科技的魅力。
次日( 7 月 16 日),实践团进一步在东海社区开展通信科技小课堂。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 “红色通信 ‘时光信物’ ” 主题教具,为社区青少年讲述红色通信故事,让孩子们在动手组装对讲机的过程中感受通信科技的演变。智能机器人互动环节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一颗颗科技梦想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当最后一台对讲机在孩子们手中响起清脆的电流声,通信科技课堂也随之结束。但实践团没有因此收队,而是把工具包当作 “移动讲台” ,沿着居民楼继续开课——实践团把课堂延伸到社区居民楼,为东海社区居民提供入户网络装维服务。成员们带着测线仪、压线钳和备用光猫,为有需求的住户检测信号、更换老旧网线、调优路由器位置,实地解决了居民通信问题。让“学通信到广邮”的品牌再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7 月 17 日,实践团把 “数字赋能” 这条主线延伸到 “文化赋能” 。在逸湖半岛音乐广场,他们架起折叠桌、铺开帆布袋,把非遗植物拓染搬进社区。副队长许伊泠生动讲解植物拓染技艺,带领孩子们将一片片花瓣、树叶化作帆布袋上独特的艺术印记。锤起锤落间,孩子们将课堂上学到的 “信号覆盖” 思维转化为 “色彩覆盖” ,叶脉与花瓣的纹理被定格在布袋上,也把 “科技助农、文化润心” 的理念拓进每个人的记忆。传统与数字在这一刻同频共振,乡村振兴的 “最后一公里” 被一针一线缝进了居民的生活。
从乡村到社区,从科技助农到文化传承,这个夏天, “移” 路护航实践团的足迹遍布东海社区和西罟步村的每个角落。他们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用青春热情温暖社区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正如中山市东海社区陈小华书记在给 “移” 路护航实践团的寄语中写道: “同学们带去的不仅是技术和服务,更是一份对乡村振兴的青春承诺。” 未来,这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将继续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 “百千万工程” 贡献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