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10月25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并呼吁两岸民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标志着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回归中国主权管辖。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的法理铁证。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不容置疑、不容动摇。由此,笔者不禁想到广东恩平圣堂镇歇马村的清代进士梁元桂——这座被誉为“举人村”的古村落,曾走出这位治台有功的先贤。梁元桂(1820~1886年),字世液,号馨士,于咸丰二年(1852年)考中恩科进士,历任福建延平、建宁、台湾等府知府,后升任福建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集军、政、文教大权于一身,实为当时台湾的最高行政长官。清代朝廷委派官员治理台湾的举措,正是台湾早属中国领土的鲜活印证。

史载梁元桂治台期间,始终秉持爱国爱民之心,既整饬学风、开办学堂,又开疆拓土、惠及民生,更以刚正之姿守护疆土,深得台胞爱戴。为感念其功绩,一位台湾石匠精心凿制石桌、石凳相赠。梁元桂告老还乡时,不远万里将这份情谊带回恩平,如今已成为见证两岸情谊的珍贵信物。因治台政绩卓著,咸丰皇帝特钦准他在家乡竖立旗杆,这份荣耀至今仍在歇马村熠熠生辉。他对家乡同样满怀赤诚,专程从台湾带回朴树与乌榄苗栽种于村周,如今那棵逾160年树龄的朴树已亭亭如盖,成为两岸血脉相连的鲜活见证。

在梁元桂三十余年的仕途生涯中,“樟脑战争”中的表现最能彰显其民族气节,为世人称颂。台湾自古盛产樟脑,19世纪中叶因赛璐珞的发明成为战略物资,占据全球半数出口量,引得英商觊觎不已。清政府于1863年实行樟脑官办制度后,英商必麒麟竟于1868年4月大肆走私樟脑出境。时任台澎兵备道的梁元桂得知后,当即派兵查封走私船只,坚守国家主权。恼羞成怒的英国政府随即派遣“阿尔及利”号与“布斯达”号两艘英舰,于11月25日炮轰台湾重镇安平,武装登陆造成民房商号损毁无数。面对强敌,梁元桂毫无惧色,亲自指挥军队奋起抵抗。然清廷慑于武力威压,于12月1日签订丧权辱国的《樟脑条约》,不仅赔偿巨款、开放樟脑贸易,更将梁元桂等抗英官员革职查办。虽遭罢黜,他护国安邦的气节却永远镌刻于史册。
这位被称作“歇马天骄”的先贤,为官清廉,身后竟无代表建筑、无珍稀藏品、无多余财物。“三无”的简朴人生,恰是其高尚人品的最佳注脚,至今仍为后人敬仰。

梁元桂治台的史实,不过是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的历史缩影。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从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经略夷洲,到元代设立澎湖巡检司正式管辖台湾地区,再到清代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后升为台湾省,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从未中断,这是铁一般的历史事实。1945年台湾光复,更是以法理与史实双重维度,再次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然而,时至今日,“台独”分裂势力仍罔顾历史真相,逆时代潮流而动,不断勾结外部势力,企图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结、法理纽带与民族情感。他们炮制的“台独”谬论,既违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也践踏了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更严重威胁着台海和平稳定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正是以法律的庄严形式,锚定台湾回归的历史坐标,昭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台独”分裂行径,如同螳臂当车,终究逃不过历史的审判。从梁元桂跨海峡植下的朴树亭亭如盖,到今日两岸同胞共盼统一的心声,历史早已证明,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任何逆历史潮流的“台独”图谋,必将在民族大义面前彻底破产。
(作者:广东省恩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冯创志:1390255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