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云-广西日报5月22日讯(记者 陈贻泽 钟小启 罗昌亮)5月22日,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共促中国—东盟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在南宁开幕。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东帝汶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部长弗朗西斯科达科斯塔蒙泰罗、柬埔寨矿产与能源部国务秘书彭乔达、老挝能源与矿产部副部长占沙温本农、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性部秘书长拿督陈都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5月22日,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共促中国—东盟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在南宁开幕。记者 黄克 邓华 摄
陈刚表示,本次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国家重要成果,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必将有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矿业领域乃至更广泛层面的合作,推动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广西矿产资源优势突出、得天独厚,在中国—东盟矿业合作中具有独特的基础和地位,正按照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和谐的理念,以战略资源精深高效开发为根基,以人工智能赋能和矿业绿色转型为驱动,推动矿业从“卖资源”向“造材料”转变、从“粗放开发”向“绿色智造”转变。热切期盼与大家在深化多领域合作中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在拓展全方位交流中互联互通、共商共建,在推进智能化发展中向智而行、共享新机,共同为促进中国—东盟矿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许大纯表示,中国—东盟矿业合作由来已久,近年来共同开展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业投资、矿产品开发,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站在新起点上,中国愿和东盟国家一道,继续建设好、运用好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平台,坚持开放共享、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共建共享,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力度、发展矿业新质生产力,共同谋划实施区域地学大科学计划、推动区域地学发展,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为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中国—东盟区域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快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合力推动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再上新台阶,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与会的外方嘉宾在致辞中表示,矿业作为东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在全球矿产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是东盟最大的矿产品贸易伙伴,拥有先进技术和成熟产业链体系,对东盟与中国矿业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希望通过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这一重要平台,在守护环境完整性的同时释放经济价值,不断深化贸易投资、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合作,助力矿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革命,让矿产资源红利持久惠及各国人民,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开幕式上,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石磊、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程利伟、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党委书记牛建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刘胜友、马来西亚矿业商会会长拿督斯里阿吉布安努亚先后作主旨发言。
此前一天,陈刚会见了出席大会的外方嘉宾和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雷云一行。
自治区领导周异决、眭国华,东盟国家矿业主管部门、驻华使领馆,东盟国家矿业商协会、科研机构、矿业企业代表;自然资源部有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地勘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商协会、企业代表等参加相关活动。
据了解,此次大会共举行东盟国家矿业专场推介与合作、重要矿产资源企业专场对话与合作、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等六大专题研讨会共20余项重要活动,主要围绕AI+自然资源创新发展、矿业技术开发与应用服务、卫星遥感与导航、国际矿业人才培训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