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 Swarm卫星与「澳科一号」卫星联合科学会议圆满落幕 全球学者共绘地球磁场研究新蓝图

2025年5月14日,为期两天的「首届Swarm卫星(欧洲航天局)与『澳科一号』卫星(澳门)联合科学会议」在澳门科技大学N101大礼堂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吸引来自全球37个顶尖高校、科研机构的百余位科学家齐聚澳门,通过分设「卫星与数据解析」、「地核主磁场及其长期变化」、「地幔-地壳-海洋圈层磁场相互作用」、「空间物理效应」四大专题板块,30余场学术报告及跨文化对话,内容系统覆盖地磁探测全领域,开创了高精度地磁领域跨国合作的新范式。会议期间,20余幅主题海报集中呈现了全球青年科学家在高精度地球磁场领域的前沿探索。

主题海报展示

会议期间,欧洲航天局Enkelejda Qamili博士系统介绍了Swarm卫星星座的仪器运行状态及十年数据质量评估,强调其与「澳科一号」卫星在南北半球磁场观测的互补性;丹麦技术大学Nils Olsen教授则开创性提出「极轨-低倾角卫星联合反算法」,通过融合Swarm卫星与「澳科一号」卫星数据,可显著提升全球地磁场建模精度;欧洲航天局Swarm卫星任务主任Anja Strømme博士从工程视角概述任务延寿规划,透露将针对「澳科一号」卫星特性优化Swarm卫星数据校准方案。压轴登场的澳科大协理副校长、「澳科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可可讲座教授称,「澳门科学二号」卫星的规划、方案等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争取在二〇二八年发射。

欧洲航天局科学家Enkelejda Qamili博士

英国利兹大学Phil Livermore教授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地球科学研究所Nicolas Gillet教授

澳洲塔斯曼利亚大学Simon Williams教授

中南大学任政勇教授

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姚鸿波博士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Patrick Alken教授

德国科隆大学Alexander Grayver教授

澳科大协理副校长、「澳科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可可讲座教授

参会专家学者集体参观了位于澳科大的卫星地面站及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作爲「澳科一号」卫星的核心地面设施,澳科大卫星地面站与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凭借其高精度数据接收与处理能力,为全球地磁与空间环境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

参观澳科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

参观澳科大卫星地面站

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的自主创新到全球数据共享,这颗「小卫星」已成爲国际科学合作的典范。此次「硬核科学与人文温度并存」的会议,既推动了地磁领域的技术突破,亦通过澳门让全球科学家深度领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