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市南沙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南沙万顷沙四期项目成功举办

9月28日上午,2025年广州市南沙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现场观摩交流会在中铁广州局南沙万顷沙镇安置区四期项目顺利举办。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建设中心、建筑行业协会、珠江建设相关领导,南沙区各重点管理局、镇街、相关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代表等23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观摩活动紧扣2025年“质量月”主题,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核心,旨在通过现场观摩、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为全区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提升树立了“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样板,进一步强化行业质量意识、提升工程品质、践行精益建造理念。

智慧赋能,引领行业技术革新

观摩现场,中铁广州局南沙万顷沙四期项目重点推介的“智能建造 + 精细管理” 成果成为焦点。AI 摄像监控系统实时识别施工违规行为,实现安全质量 “秒级响应”;地面整平、测量、室内喷涂打磨等智能机器人协同作业,破解传统施工效率低、精度差难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精准对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规范排布,展现了项目在推动 “机器换人”“数字赋能” 的鲜明导向。在质量样板展示区,主体结构样板工艺规范、砌体抹灰样板观感精细、后浇带防护体系稳固可靠,为施工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参照,引发了众多观摩人员驻足探讨。

民生为本,筑牢工程质量根基

中铁广州局南沙万顷沙镇安置区四期项目作为南沙区建设中心在建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其建设过程始终坚守高品质建设理念,构建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为工程品质保驾护航。一方面严格执行 “作业队自检→项目部交底检→专职质量员专检” 的三级检查闭环,实现墙体1米线实测实量、剪力墙垂直度、顶板平整度等关键指标100%检测;另一方面,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实行公司与项目两级审批,交底会后考核分包管理人员是否全面掌握施工参数,确保 “关键环节不缺位、质量标准不打折”。同时,项目建设团队严格落实“样板引路”制度,从基础到主体每道工序均率先打造标准样板,明确工艺规范和质量要求,并通过可视化交底、现场示范,确保施工全程有据可依、有序可控,既大幅提升工程精度与效率,又杜绝质量通病,让质量标准直观可辨,为工程品质夯实根基。

创新驱动,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项目聚焦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以工艺突破、科研转化和数字管控驱动品质与效能双提升,创新采用了塑料排水板与滤管连接技术,解决滤管堵塞问题,通过分段压力注浆,破解淤泥塌孔难题,铝木结合工艺使混凝土平整度大幅提升,目前已受理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同时运用BIM技术优化管线与结构百余处,切实以智能建造赋能工程品质跃升,为全区建筑业转型提供“技术范本”。同时,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比赛中荣获两项“效能之星”、一项“质量之星”的三大“黑科技”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以及地砖铺贴机器人正式亮相本次观摩会,其展现出的智能建造硬核实力,得到了现场观摩人员的一致称赞。

据悉,中铁广州局南沙万顷沙镇安置区四期项目位于南沙万顷沙镇核心区域(粤海大道以北、生态大道以西、万新大道以南、红莲路以东),总用地 13.54 万㎡,总建筑面积 49.17 万㎡,涵盖 29 栋 25 层住宅塔楼、1 所幼儿园及配套公建,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区域居民居住条件。中铁广州局作为最早进驻南沙的综合型建筑央企,高扬新时代“开路先锋”旗帜,参与了黄阁安置区、万顷沙安置区等100多万平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高品质建成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一期工程、南沙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南沙黄阁镇安置区四期、五期、六期等特色房建工程。下一步,建设团队将以本次“质量月”活动为契机,继续发扬“永立潮头 勇于争先”的企业精神,持续深化质量管理创新,锚定精益建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方向,匠心打造更多契合时代需求、承载美好生活的“好房子”,为城市品质升级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