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岭南武术推广季——莫家拳展演

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内容:莫家拳展演

活动时间:2025年6月21日14:30-15:00

活动地点: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前广场

内容简介

莫家拳又称“六度阴阳掌”,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一。莫家拳注重攻防结合,讲究长短配合,善用腿法,认为“拳重一百两,脚重千斤力”,因而有“鬼脚”之称。2013年5月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莫家拳相传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福建少林寺慧真禅师到广东时所传,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先后传至惠州府海丰县、东莞县火岗村等地,变化发展,便形成了莫家拳。初时,莫家拳在广东省地区,特别是东莞一带较为流传和普及。广州市林荫堂国艺院是莫家拳第三代传人莫亮亲传东莞谢岗乡林荫堂的一脉,经过他们的传播发展,现今莫家拳的足迹遍布香港、澳门、东南亚及海外国家。

(莫家拳第三代传人莫亮传授林荫堂莫家拳的功谱清晰写着“莫择林”)

林荫堂幼时家境较好,在石龙读书,并随莫亮、莫英龙学习武功及跌打医术。1919年广州精武会成立,林荫堂参加精武会第一期国术班。曾任黄埔军校中的国技教官、新会县精武体育分会主任。回广州工作,在河南白鹤洲自设医馆行医,同时从惠阳请来莫英龙拳师,在家设立莫家拳馆(海珠区洪德路鹤洲直街鹤鸣八巷莫馆旧址),收徒习武。他武功精深,与林耀桂、张礼泉、赖成已、黄啸侠被称为广州武术界的“五虎将”。他的事迹,被载入《中华武术大辞典》。

(莫家拳第四代传人林荫堂)

(抗日大刀队毕业证书能看到有黄啸侠与林荫堂的签名)

莫家拳有着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其特点是侧身正肩吊马,步法灵活,善用腿法,手法紧密,以攻为主,拳势勇猛,刚劲有力,长短配合。莫家拳以腿法见称,其基本理论是“一腿胜三拳”。习练莫家拳,能有效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得到提高。同时,莫家拳注重的武德修养,强调修身养性,以改变习练者的精神面貌。

(莫家拳中比较特色的单式技法)

展演嘉宾
张国琛/广州市林荫堂国艺院
莫家拳第六代传人张国琛,生于1971年,12岁师随第五代传人林仲伟教授学习龙形拳、莫家拳械,得认可真传。分别在天河区、越秀区及番禺区扬起推广莫家拳的旗帜并成立文化基地,增设各种硬件配套及教学管理项目,以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为未来莫家拳的发展做好准备。由2011年开始,他帮助林仲伟教授整合林荫堂祖师一脉莫家拳的历史资料,重塑莫家拳在广州流传时候的民间故事。

莫家拳注重拳棍同行

张国琛先生不断以《情系中华魂》系列讲座推广中华武术文化

莫家拳四代同堂